山东大学2021考研自命题科目346《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2020/10/20 13:57:45 来源: 网络
分享:

  21考研大纲已经公布,海天考研网第一时间拿到考研大纲书籍,并且海天名师团队也为大家进行了各科目考研大纲的深度解析。考生们要掌握新旧大纲之间的变化,及时调整复习计划,掌握知识点内容,提高复习效果。

  点击查看:2021考研专业课大纲原文及解析汇总

  346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

  使考生正确认识运动训练、学校体育教育和运动生理学在教育、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体育教师应该具有的政治、业务素质,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观、体育训练观和体育专业思想。

  考试要求

  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和运动生理学三门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掌握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和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够将其运用到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能够独立分析解决学校体育中教学、训练、管理、研究等相关领域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体育教学改革动态,能够不断的提升体育专业能力。

  考试内容

  第一篇  运动训练学

  一、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1.竞技体育释义

  2.竞技体育的基本构成要素

  3.竞技体育的特点与社会价值

  4.运动训练释义

  5.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6.运动训练学释义

  7.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

  8.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9.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1.运动成绩释义

  2.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3.竞技能力释义

  4.竞技能力的构成及构成因素间关系

  5.状态诊断与目标建立的重要意义

  6.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完整体系

  三、项群训练理论

  1.项群的基本分类形式

  2.项群训练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3.不同项群在技战术应用上的基本特征

  四、运动训练原则

  1.训练规律与训练原则的概念

  2.竞技需要原则概念、理论依据、训练学要点

  3.有效控制原则概念、理论依据、训练学要点

  4.周期安排原则概念、理论依据、训练学要点

  5.适宜负荷原则概念、理论依据、训练学要点

  6.适时恢复训练原则释义、科学基础、训练学要点

  五、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1.运动训练方法概述

  2.运动训练方法体系

  3.运动训练手段概述

  4.运动训练手段体系

  5.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

  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比赛训练法

  6.运动训练常用手段

  六、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1.体能训练释义

  2.运动员体能的构成

  3.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4.力量素质释义

  5.最大力量的训练

  6.快速力量的训练

  7.相对力量的训练

  8.力量耐力的训练

  9.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

  10.速度素质释义

  11.反应速度的评定与训练

  12.动作速度的评定与训练

  13.位移速度的评定与训练

  14.速度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

  15.耐力素质释义

  16.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的评定与训练

  17.耐力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

  七、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1.运动技术释义

  2.动作要素与技术结构

  3.技术训练常用的方法

  4.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5.运动技术的基本特征及其训练

  八、运动员的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1.竞技战术的定义

  2.竞技战术的构成

  3.运动员的战术能力

  4.战术训练的基本方法

  5.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

  6.制订战术方案的注意事项

  7.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8.战术创新的内涵与战术创新的方法

  九、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

  1.运动员心理能力释义

  2.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类型

  3.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

  4.几种心理现象及其克服方法

  5.运动智能释义及构成

  6.运动智能训练的基本方法

  十、运动训练计划

  1.运动训练计划释义

  2.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的意义

  3.运动训练计划分类

  4.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释义

  5.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

  6.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划分与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训练内容和负荷特点

  7.运动训练计划的变更

  8.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

  9.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

  10.赛前中短期集训的基本实施

  11.周训练计划的基本分类

  12.不同周训练计划类型的主要任务、训练内容和负荷特点

  13.课训练计划包括的内容

  14.训练课的种类

  15.不同类型训练课的特点

  16.不同任务训练课的要求

  17.训练课的结构

  18.训练课的负荷量度

  19.结合运动项目制订课训练计划

  第二篇 学校体育学

  一、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一)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体育的教育化

  1.现代体育思想的形成与体育的教育化

  2.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和科学化

  3.20世纪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二)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西方体育和体育教育思想的早期传播

  2.自然体育学说的传人及其影响

  3.凯洛夫教育理论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

  (三) 20世纪后期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趋势

  1.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

  2.终生教育与学校体育的新发展

  3.新世纪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二、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

  1.认识学生的身体发展

  2.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

  3.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

  1.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

  2.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

  3.在学校体育中提高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

  (三)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

  1.认识社会适应及社会适应能力

  2.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

  3.学校体育中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训的基本要求

  三、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一) 学校体育的结构

  1.运动教育

  2.健康教育

  3.教育活动和家庭中的体育

  (二)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

  1.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本质

  2.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的结构

  (三) 学校体育目标的制定

  1.制定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几个因素

  2.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四种取向

  3.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要求

  (四)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1.我国学校体育目的

  2.学校体育目标

  (五)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

  1.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2.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四、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与编制

  (一)体育课程的特点

  1.课程的含义

  2.体育课程的概念与特点

  (二)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

  1.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基础

  2.体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3.体育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4.体育课程的教育学基础

  (三)体育课程的编制

  了解体育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五、 体育课程的实施

  1.体育课程实施的概念与本质

  2.体育课程实施的取向与策略及过程

  3.体育课程如何实施

  六、体育教学

  1.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

  2.体育教学的目标与制定

  3.体育教学的内容

  4.体育教学的方法

  5.体育教学组织管理

  6.体育教学设计

  7.体育学习评价

  七、体育课程学习与指导

  1.体育课程学习的特征、过程与特点

  2.体育学习策略的含义、构成与特点

  3.体育学习策略应注意的问题与指导策略

  八、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体育课程资源的性质与分类

  2.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九、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1.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性质与特点

  2.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3.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策略

  十、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与实施

  1.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与特点

  2.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

  3.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策略

  十一、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与实施

  1. 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与特点

  2. 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与实施

  十二、理想的体育教师

  1. 理想的体育教师的素质要求

  2.体育教师课堂管理的内容及其过程

  3.理想体育教师的标准和原则

  十三、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与终身学习

  1.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学习的内容与特点

  2.体育教育专业的实习与见习

  3.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

  4.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

  第三篇 运动生理学

  一、绪论

  1.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2. 体育专业的学生学习运动生理学的意义

  3. 运动生理学与运动人体科学的其它学科的关系

  二、骨骼肌的机能

  1. 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2.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 RP )、动作电位( AP )产生的机制

  3. 神经肌肉接点的结构和兴奋传递的过程

  4. 肌细胞兴奋到肌肉收缩的全过程

  三、循环

  1. 运动训练时,循环机能的主要变化。长期运动训练导致循环系统发生的变化

  2. 估算最高心率的方法。目标心率区的划分

  3. 健身活动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4. 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

  四、呼吸

  1. 肺循环和体循环的气体交换途径

  2.  PO2、PCO2、H+等化学因素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3. 气体交换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4. 两种呼吸型式憋气的利和弊,以及运动中的合理运用

  5. 氧离曲线呈特殊的“S”形的生理意义。运动对氧离曲线的影响,以及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6. 最大吸氧量产生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以及运动后过量氧耗产生的机制

  五、物质和能量代谢

  1. 糖类、脂肪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2. 体内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六、力量、速度、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1. 超量恢复的基本规律及其实践意义

  2. 无氧耐力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及发展无氧耐力素质常用的训练方法

  3. 有氧耐力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及发展有氧耐力素质常用的训练方法

  4. 发展力量素质训练的原则。

  5. 从能量供应角度谈体育高考四项身体素质训练的训练量和强度把握。

  6. 乳酸阈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七、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

  1. 准备活动的生理学作用和准备活动的要求

  2. 运动技能学习的神经过程

  3. 影响运动技能形成的因素

  4. 运动技能形成的时相,以及教学训练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5. 在运动技能学习中,两个信号系统的相互作用

  6. 理解运动技能的动力定型和随机应变性

  7. 极点产生的原因,以及第二次呼吸产生的原因

  八、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

  1.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特征及其主要功能

  2. 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应该遵循的原则

  3. 根据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论述体育教学中贯彻全面身体训练原则的意义

  2024考研人数已公布,达43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5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中间广告图.jpg

活动专题